fun88下载北京

fun88下载 x现在电影
云观影|紧急中的沉思:中间状态

2020.7.10 - 2020.7.12
19:30-22:00

影像艺术交流
地点:  线上
语言:  国别语言配中文字幕

正如奥登称他的时代为“焦虑时代”那样,萨缪尔·贝克特在《终局》中也写到了一个“荒原般的世界”。作为战后历史学人的奥弗雷在重新审视这个充斥着焦虑与危机的年代时,不由得感到了弥漫在电波、报纸与街角空气里的焦躁。这种焦躁不局限于现代性带来的大都市的紧张,战后的创伤与记忆,更打破了公共与私人的界限,人类情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遭遇的扭曲,让人道主义更显得像是一个虚幻的空中楼阁。

战争结束了,原先象征秩序的帝国走向了终局和后殖民时代的忧郁。资本主义仰赖的“自我拥有的个人主义”,陷入了无法维系的困境,而正是这种困境引发了集体的焦虑、中性化的道德与极端的乌托邦政治。而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个人所遭逢的痛苦,才能让正义走上正轨。为此,在“紧急中的沉思”展览期间,fun88下载携手现在电影,在看电影、德国电影协会、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新经典的支持下,共同推出一场以“中间状态”为主题的云观影。

此次云观影,我们将展映3部作品。其中,爱沙尼亚、芬兰电影《1944》从两个不同视角来观照一场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反映了裹挟于德苏两军中间的爱沙尼亚人不堪回首的历史;德国电影《德语课》从同名二战反思小说剥离出一条主线,描绘了人类感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扭曲,展现了战争创伤所带来的中间状态;阿根廷、西班牙电影《最后一件外套》讲述了88岁的亚伯拉罕在近70年没有任何关于恩人的消息后只身履行承诺,呈现出人与人之间摇摆不定、难以释怀的中间情感状态。

以上3部作品均呈现战争及人类命运的某种中间状态,在繁华与疗愈的表象下,潜行着对战后未知的恐惧和对文明的忧虑。本期活动我们邀请了15位嘉宾与大家云分享,在光影中体验,在“云端”上发声,展开一场跨时空的交流与碰撞。

从本次云观影开始,我们将在电影直播前增加一个新的环节,每部电影将邀请1-3位嘉宾担任电影推荐官,这些嘉宾可能来自于电影主创、制片人、策展人、剪辑师、声音制作、音乐人、影评人、电影学者、国际文化交流学者,他们都与电影、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将用VCR影像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影迷分享他们对于电影的独特观点和看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在虚拟检票大厅,号召有趣的灵魂,担任每期的电影队长,用你的奇思妙想、锦囊妙计让五湖四海的小伙伴一同经历有创意的、与众不同的映前30分钟。我们希望大家在候场的检票厅里,除了常规的选座位、听音乐、大合影之外,能有更多与电影相关的有趣环节,希望每一部电影都有专属的独家记忆。如果你热爱电影,充满各种鬼点子,那就请联系文末的云小P,成为第一期的电影队长,在云观影中,带领前浪后浪们,发光发热。

本着云上传递世界好电影,连接有趣灵魂的初衷,本次活动平台“现在电影”特设专属影厅、检票大厅、实时弹幕以及映前电影推荐官、映后嘉宾直播交流等全新“云展映”功能……大家可以在云上漫步的沉思中,体会影像的魅力。

 

活动流程:

7.10(周五)19:30-22:00《1944》及于广义、袁庆丰交流

7.11(周六)19:30-22:30《德语课》独家首播及阿郎、巫昂、孙炎、李宗衡交流

7.12(周日)19:30-22:00《最后一件外套》及饶晖、石文学交流

 

 

电影推荐官:

 

7月10日《1944》                    

爱德华·盖里阿尔迪(制片人、音乐制作人)

彼得·萨拉德(欧盟电影展执行总监)


7月11日《德语课》

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导演)

安珂(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

黄宁群(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7月12日《最后一件外套》

娜蒂亚·胡特尼克(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文化负责人)

豪尓赫·萨托尔(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

 

(嘉宾按照出场顺序排序)

2020.7.10(周五)

1944

1944

导演:埃尔莫·纽加农

主演:卡斯帕·威尔伯格 / 克里斯蒂安·乌克斯库拉 / 麦肯·施密特

年份:2015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国家:爱沙尼亚 / 芬兰

语言:爱沙尼亚语 / 俄语 / 德语

片长:100分钟

获奖: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播放平台:现在电影

简介:1944年,德军与苏军为争夺纳尔瓦地峡进行了一连串战斗,这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沦为东方和西方交战的战场,从楚德湖的冰上大战算起已持续七百多年。处于两大强势文明之间的爱沙尼亚人长久的夹在中间,使得语言、文化、宗教都深深打上了这两种文化的烙印,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两国争斗的牺牲品。

 

影片推荐:

“双视角观察,在两种文明之间”。

影片用双视角来关照这段历史,投资仅150万欧元,但对于宏大场面的表现相当出色,复杂的战争调度也游刃有余,对历史的把握比较精准,人物刻画让人印象深刻。战争是宏大的,而个体是渺茫的,这也是战争片永恒的魅力。

以小见大的良心之作,爱沙尼亚战争类型片的崛起。这是一段必须展现的历史,影片并没有直接描述苏联的统治者对这些加盟共和国的野蛮扫荡。前半段德军视角,后半段苏军视角,电影的视角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但足够深情,没有过多的渲染,反而显得真挚,让人敬畏这一段历史。两个视角的切换,深刻揭露了同族人由于分属两大阵营的对峙与血拼的强烈悲剧性,凸显了人性的张力。

 


电影推荐官:

 

爱德华·盖里阿尔迪(制片人、音乐制作人)

Edoardo Gagliardi

来自意大利,住在北京。罗马大学博士、北京大学进修。是一个独立电影制片和音乐制作人。热爱电影和音乐,第一份工作在意大利,给当地杂志和媒体写影评。在中国生活了十多年,其大部分时间投身于电影业,曾经作为意大利电影产业协会代表和欧洲电影公司拓展中国市场顾问,负责电影发行、影像活动策划和组织以及影视项目的开发和制作,并曾组织声音雕塑乐队给经典默片现场即兴配乐演出,其中《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和《玩家马布斯博士》曾在fun88下载演出。2018年担任国内音乐舞台剧《我的小伙伴》制片管理。其音乐制作人的身份,从1999年制作环境和实验音乐, 跟意大利厂牌DBC合作以及制作纪录片、广告配乐和Remix。在北京组织和参加的乐队包括GAAL,跳音组和声音雕塑乐队。

身在北京的意大利电影制片人,是如何看待爱沙尼亚的这部电影呢?我们来看看爱德华到底说了什么。

 

彼得·萨拉德(欧盟电影展执行总监)

Peter Sallade

现任中国欧盟电影展执行总监。2011年至2012年,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顾问;2007年至2011年负责北京综合性国际电影展:北京国际电影交流大会。由于有着丰富的电影制片经验,在开展中欧文化交流项目上,曾帮助中国发行公司寻找外国电影以及给外国电影节推送中国电影。除组织电影节之外,同时也为电影短片展和多媒体展担任制片,并协助电影项目的执行。

有着丰富影展经验,具有国际视野的彼得,会怎么推荐这部电影呢?非常期待。

 

交流嘉宾:

 

于广义(导演)

电影导演。1990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04年开始电影拍摄,代表作品《木帮》《小李子》《光棍》《跳大神》曾多次入围国际电影节,并屡获电影节大奖。

 

袁庆丰(教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1993)、北京大学(1996-1998;2000-2002)、美国TCC社区学院(1999)、北京电影学院(2009-2013)访问学者。北京广播学院副教授(1996)、电影学硕士生导师(2000),中国传媒大学教授(2002)、电影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9)。著有《黑草鞋:1937-1945年现存抗战电影文本读解》(台湾,2020)、《黑布鞋:1936-1937年现存国防电影文本读解》(台湾,2017)、《黑皮鞋:抗战爆发前的新市民电影——1933-1937年现存中国电影文本读解》(台湾,2016)、《黑乳罩:1949年后外国电影在中国大陆的文化传播和世俗影响》(台湾,2015)、《黑马甲:民国时代的左翼电影——1932-1937年现存中国电影文本读解》(台湾,2015)、《新世纪中国电影读片报告》(北京,2014;未删节版增补本:《黑旗袍:中国电影的文化逻辑与市场机制——2000年以来的文本实证》,台湾,2020)、《黑棉袄:民国文化中的旧市民电影——1922-1931年现存中国电影文本读解》(台湾,2014)、《黑夜到来之前的中国电影——1937年现存国产影片文本读解》(北京,2012)、《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上海,2009)、《灵魂的震颤——文学创作心理的个案考量》(北京,2002)、《欲将沉醉换悲凉——郁达夫传》(上海,1998;香港,2001;北京,2010)、《郁达夫:挣扎于沉沦的感伤》(济南,1997)。

2020.7.11(周六)

《德语课》

German Lesson

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

主演:路易斯·霍夫曼 / 玛丽亚·德拉格斯 / 松佳·里奇特

年份:2019

类型:剧情

国家:德国

语言:德语

片长:125

获奖:2020年德国电影最佳原声音乐奖提名&最佳摄影奖提名

全网首播:现在电影

简介:影片改编自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同名小说。这部二战反思小说是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在一座孤岛上,少年西吉正在罚写一篇题为《尽责的快乐》的作文。往事纷至沓来:二战期间,他身为乡村警察的父亲,奉命监视一位于他有救命之恩的画家,禁止其作画,还要求当时才十岁的西吉也帮忙监视画家。然而,同情画家的西吉却背着父亲保护艺术品,把父亲撕碎的画作恢复原状,藏在一个废旧磨房的“密室”里。战后,父亲仍然继续“履行职责”,随后一场莫名大火将磨坊里的画作付之一炬,西吉对父亲的怀恨与恐惧由此到达极点,而他偷藏画作的行为也终于被父亲发现,因难以管教被送进感化院。他不断回忆往事,作文越写越多,希望一直写下去,继续体会履行尽职的快乐……

 

影片推荐:

“履行尽职,在快乐与噩梦之间”。

《德语课》是当代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与海因里希·伯尔和君特·格拉斯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德语课》取材于画家埃米尔·汉森的真实故事,是战后创伤反思的经典之作。2009年伦茨80大寿,德国甘思客出版集团旗下的赫夫曼·坎普出版社推出了新版《德语课》,国内也重新翻译出版了该书。这本文学著作曾深深影响了余华那一代人,余华为此还专门撰文,诉说了他对这个作品的感受。

“我第一次读到伦茨的小说是《面包与运动》,第二次就是这部《德语课》。那时候我在鲁迅文学院,我记得当时这部书震撼了我,在一个孩子天真的叙述里,我的阅读却在经历着惊心动魄。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我一直没有将它归还给学校图书馆。这书是八十年代翻译成中文出版的,当时的出版业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绝大多数的书都是只有一版,买到就买到了,买不到就永远没有了。我知道如果我将《德语课》归还的话,我可能会永远失去它。我一直将它留在身边,直到毕业时必须将所借图书归还,否则就按书价的三倍罚款。我当然选择了罚款,我说书丢了。我将它带回了浙江,后来我定居北京时,又把它带回到了北京。”

本片继1971年彼得·博韦(Peter Beauvais)导演的版本之后,在2019年又被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搬上了大荧幕。克里斯蒂安曾与本·卡隆一起执导《王冠》,此次导演电影《德语课》,完成了四百多页的原著浓缩到2小时电影的转化,其表现手法抛开了原著小说厚重的经典风格,而采用了提炼方式完成了内核建构,描绘了人类情感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异化和扭曲。

 

电影推荐官:

 

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导演)

Christian Schwochow

德国纪实疗愈系导演,总能从冷峻题材提炼出人性的温暖,1978年生于德国东北方的吕根岛(Rugen),瑰丽多彩的自然环境,东德的保守政风,再加上活跃于广播界的父母薰陶与创意教育,形塑了他独一无二的成长历程。从小便神游在许多故事之中,在绘画、音乐与摄影上发掘了自己的艺术天份,长大后曾在不同的电视和广播频道担任过作家和记者,更加确认电影才是自己的终生理想,也唯有电影能结合他在绘画、音乐、文字、摄影上的热爱。于是在2002年至2008年间,进入巴登符腾堡电影学院(Baden Wurttemberg Film Academy)专攻电影导演,在学期间便展露出锐不可当的创作锋芒,完成了许多影像作品。《11月的孩子》是其首部剧情长片,影片大胆挑战德国历史议题,将大时代与小人物的悲喜,交织成一部细腻动人的追忆旅程,镜头之间尽显大将风采,锐笔意深,不愧为德国影坛最受期待的新锐导演!2011年获第4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地球仪奖提名;2013年获第3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美洲大奖提名,及世界竞赛单元国际影评人协会奖。

为了庆祝本片在中国的全网首播,克里斯蒂安特意从德国录了视频,对原著小说与电影拍摄之间的关联等内容进行品鉴分享,并发来远方祝福。

 

安珂(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

Anke Redl 

一半英国血统,一半德国血统,是生活在中国的第三代家庭成员。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德国海德堡大学,曾是北京大学的学者。媒体职业生涯开始于ARD/德国电视台的制片人岗位,后来曾在路透社北京分社以及英国的《金融时报》媒体和通讯公司工作。1999年与合伙人共同创办CMM-I传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担任德国电影协会中国代表已有15年,曾7次在中国举办德国电影节,热衷于中德两国电影产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2014年,被评为亚洲媒体领域的顶级女性之一;2017年在联合国妇女署和CKGSB组织的女性领导论坛上发言,并主持了许多以中国媒体行业为重点的小组讨论。如今已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精通德、中、英三门语言,其双胞胎儿子是在中国长大的第四代家庭成员。

为了庆祝本片在中国的全网首播,安珂特意从香港录了视频,从中德文化交流的角度品鉴本片,并发来祝福。

 

 

黄宁群(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德语课》小说中文版出品方代表。曾获百道网&凤凰传媒“中国好编辑”荣誉称号,并带领团队策划、编辑多种百万级别畅销书,连年斩获各大媒体“年度好书”奖。

此次,作为《德语课》小说中文版编辑,黄宁群从原著小说出发,为这部电影的解读提供一个多元视角,并表达对本片全网首映的祝福。

 

交流嘉宾:

 

阿郎(《看电影》主编)

《看电影》杂志主编、作家、影评人、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著有:《并指如刀:阿郎看电影》《春天对樱桃树做的事》《晚安,人类:阿郎看电影私享笔记》。

 

巫昂(诗人、小说家)

诗人、小说作者,先后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和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曾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三年的深度调查记者,2003年开始职业写作,出版有《我不想大张旗鼓地进入你的生命之中》《瓶中人》等书,翻译了《在路上》。2015年创立了宿写作中心,教写作课,现居北京。

 

孙炎(制片人)

制片、策划多部电影作品,并在版权运营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代表作品:《心理罪》《村戏》《蚀》《天津闲人》《危城之恋》《快乐奔跑》等。

 

李宗衡(艺术家)

家、作家、导演。其电影与影像作品有《猎人之旅》(2018年在fun88下载首映)《十二宫系列短片》《躁郁时代的薛仁明》;绘画包括《电影史》系列、《爱是唯一的历史》系列;小说代表作《穿起皇帝的新装》(又名“艺术家三部曲”);展览包括《通往记忆的密室》《失焦》《天下太平——湖南实验艺术展》等。

2020.7.12(周日)

《最后一件外套》

The Last Suit

导演:巴勃罗·索拉兹

演员:马丁·皮罗杨斯基/安赫拉·莫利纳

年份:2017

类型:剧情

国家:阿根廷/西班牙

语言:西班牙语

片长:91

获奖:耶路撒冷影展最佳剧情片

亚特兰大影展观众票选奖

播放平台:现在电影

简介:88岁的亚伯拉罕准备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前往波兰,在那里找寻在战争时期救过他一命的恩人。面对种种困难,在将近70年没有任何消息后,亚伯拉罕还是竭尽一切试图找到他的老朋友,并履行他的承诺:当终有一天见面时,亚伯要告诉他精彩的一生。

 

影片推荐:

70年的承诺,在现实与记忆之间”。

历史与现实,卡洛斯·索林编剧执导的阿根廷犹太版李尔王。88岁的犹太裁缝亚伯拉罕·伯兹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辗转马德里,最后在华沙实现70年的承诺。这个承诺,压在他的心里很久,他打算找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在二战时救了他一命。在与他失联70年后,亚伯拉罕开始努力寻找,并信守他终有一天会回来。老人在德国车站选择不要踏上德国土地,一场战争让经历过这一切的这一代人有了终生的噩梦。他们脚踩的土地承接了一切幸福与痛苦,仇恨与原谅,德国车站的拥抱也让我们相信,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

 

电影推荐官:

 

娜蒂亚·胡特尼克(北京塞万提斯学院文化负责人)

Nadia Hutnik

1980年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2002年移居西班牙马德里,自2016年起就住在中国。在阿根廷,学习了三年的历史专业,2008年毕业于美术专业,主修图像艺术(平面设计、摄影、视频),2009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十多年来,专注于文化管理,曾在西班牙和中国的重要城市组织过多次展览。自去年11月起,担任北京塞万提斯学院的文化主任。

此次,为了表达祝福,娜迪亚特意在西班牙录制VCR,将从电影摄影、美术、西班牙文化的角度进行品鉴,并真诚问候每一位参与云观影的影迷们,并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西班牙电影。

 

豪尓赫·萨托尔(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

Jorge P. Sartor

阿根廷外交部外交官,近两年于北京工作,本科主修历史学。热衷于中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多次将阿根廷的电影和文化引进中国。

此次,豪尔赫从阿根廷的文化视野进行推荐,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让观众更加了解和喜爱阿根廷。

 

 

交流嘉宾:

 

饶晖(副教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编导专业任课教师。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理论研究室,获电影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今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担任教师;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开设课程:影视剧作、类型电影、大师研究等,目前担任电影电视系剧作与史论教研室主任。论文及专著《电影作者》、代表论文《1990年以来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曾参与多部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代表作品有电影《星星的孩子》《今天的鱼怎么样?》、电视剧《我们生活的年代》《大男当婚》。其中,电视剧《我们生活的年代》获2007年上海电视节题材贡献奖;电影《今天的鱼怎么样?》获得2007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特殊贡献奖、Créteil女性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Créteil 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Grand Prix)等。

 

石文学(影评人、策展人)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制作人进修班教师、中传英才电影教育特邀教师、《影视圈》杂志内容总监,电影自媒体“吾嘶电影”,粉丝235万。影评及访谈散见于《环球时报》、北京电视台、豆瓣时间、四味毒叔等媒体平台。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初审评委、腾讯综艺《演员请就位》媒体评委,曾以评委、策划、统筹、媒体等身份参与多个电影节活动。学术代表作品:《坐看云起等风来——当代中国电影评述(2003-2014)》(执行主编),《北京市电影业发展报告(2006-2016)》(副主编)。电影监制代表作品有:短片《早晚一炉香》《角儿》《阿正的夏天》等,长片《遥不可及》。

云观影指南

云观影流程:

18:50发布指南,等待检票;

19:00公开口令,验票入场;

19:20映前直播,电影推荐;

19:30准点开画,弹幕齐飞;

21:15嘉宾直播,映后分享;

22:00填写问卷,影厅打样。

 

PS:预约后开场5分钟前会收到APP推送提醒;观影厅开放前,轮播嘉宾简介、预告片等;观影开始后,迟到者无法回看,模拟线下影院真实观影形式;电影结束后可在影厅内评论区云交流。



*正版渠道:现在电影APP

*影展期间:限时免费


合作方

现在电影

秉承“传递世界好电影”的理念,现在电影APP是一款为中国地区广大观众提供正版优质影视内容的流媒体平台。全新打造的虚拟【云影院】,实现线上与远在全球各地的爱人和朋友、明星和电影人,实时互动、同步观影。

 

看电影


德国电影协会


北京塞万提斯学院


新经典